横桥镇人民政府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4-08 18:51 来源: 新绛县横桥镇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信息索引号 | 发布时间 | 2022-04-08 | |||
发布机构 | 新绛县横桥镇 | 文号 | |||
主题词 | 体裁 |
2021年,横桥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县委“三五”发展思路,深化落实镇党委“1251”工作举措,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疫情防控、防汛抗洪、重点任务落实等工作,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以党建为引领,扎实有效推进发展
我们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一是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凝聚强大奋进力量。推动全镇党史学习教育;指导各支部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组织党员学习党史;指导各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党性分析,交流学习体会;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实事办好办实。二是组织开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评选表彰全镇“两优一先”;组织开展宣传宣讲活动;组织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等活动。三是全面完成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对南庄、宋村、支社三个合并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四是开展“五面红旗”示范村创建、深化“五诺五评”专项行动,实现农村“五务四场”功能全覆盖。五是圆满完成党代表、人大代表换届工作。六是完成村27个村“两委”换届工作,按照方案要求,26个村实现了“一肩挑”,年轻干部比例全部完成,选出了好干部、配强了好班子、换出了好风气。七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我们在六月份开展了“集中攻坚月”“纪律作风整顿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进横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二)突出做好“红色传承”和“绿色发展”两篇文章
1.以“红色传承”为脉络,组织人员深入挖掘了横桥镇内的红色文献、图片、资料、实物、遗迹、文艺作品、回忆录、口述史等红色资源,充实红色教育基地,做好红色文化传承,提升红色教育影响力,打造一条红色教育路线。我们通过分管与片管相结合,由各村“两委”主干牵头,发动各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宋村、翟家庄、文候、郭家庄、符村等村的红色文献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编撰印发了《红色横桥》。
2.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扩大国土绿化面积,提升绿化标准,提质叶菜产业。今年以来,我镇在兰村、文侯、郭家庄、翟家庄对10000亩的国土进行绿化,栽植油松、连翘等树种50万株,铺设管道3000余米;对12公里的通道进行了绿化;对4公里的村主街道绿化,精心打造了文侯、行云庄、符村园林村庄建设。依托玉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南庄村建设了集种植、仓储、冷链物流为一体的综合配套基地,建设蔬菜恒温冷库达6000平米,扩大露地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新建和扩建钢架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00余亩。
(三)以民生工作为底线,走好“五条”发展之路
1.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深化基础设施提升,走好民生保障之路。一是对现有脱贫不稳定户28户72人,监测户49户127人,边缘易致贫户21户55人等实施覆盖监测,国家贫困系统内总规模956户3159人,确定了兰村、支北庄、曲村3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第一批4个扶贫项目共投资120万元,对东横桥大街全面进行了拓宽改造,建设了横桥集散市场,完成了西柳泉村道路硬化及下水道改造,完成了支北庄产业园附属建设项目。二是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室条件,完成了27个村卫生室的新建、改建和“六统一”工作。二是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全年累计完成15班次600余人参加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三是强化企业社会效益,完成了横桥、南马等村的余热供暖安装任务,996户居民实现了清洁取暖。
2.下好基层治理的“先手棋”,走好综合治理之路。一是发挥“网格长”作用,定期摸底排查。引导各村充分发挥“网格长”作用,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实将信访问题、公共安全问题和社会治安风险问题排查清楚,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做到持续排查、突出重点、及时建账,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半年,共排查出参战参试涉军群体重点人员25人,重点信访矛盾27件,安全隐患民房及人员聚集场所188处,吸毒史人员89人,精神病人员272人,涉教人员2人,均建立台账,逐一销号。同时对两名涉教人员思想教育2次并严密关注。二是加强网格管理,提升服务功能。全镇建立“一办一组一中心”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全科网格员”为基础,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察民情、解民忧,力争打造一支质量高、业务精、服务好的专业化网格员队伍,上半年,我镇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88起,无重大群体矛盾,民事纠纷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9%,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三是实施常态管理,维护镇域稳定。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分析“三零”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判,持续提升“三零”单位创建常态化、长效化、安全化水平。建立常态化制度,每月定期开展班子分析研判会,与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联动配合,共同破解信访难题。在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期间,我镇按照“一人一策”“一人一专班”原则,进一步落实稳控责任制,没有出现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实现建党100周年重要节点进京零上访。
3.以“放管服效”改革为牵引,走实优化营商之路。一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为王服务”理念,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服务人才的“好保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新绛县精品钢园区建设,完成了800余亩征地任务,完成高义防护距离512户拆迁任务,启动安置区单元楼建设,力争年底前交付。二是深化“横桥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做到了有组织领导机构,有稳定办公人员14名,有37项服务事项,有标准服务指南,有规范管理制度15项,有统一政务服务平台,有村级服务代办点27个,代办事项9项,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同时,将民政、农科、农机、水利、扶贫、残联、林业、劳保、卫生健康、医保等站所37个公共服务事项,统一纳入了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实现群众办理事项“只进一扇门”,健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运行机制,提升“一站式”服务功能。全年共受理事项1300多项,办结1300多项,群众咨询3012项。
4.以农业产业提质为目标,多路径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提质步伐,全力当好现代农业“排头兵”。实施了郭家庄、文侯等村万亩小流域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积极协同县水利局申报谭家庄子—谭家庄、行云庄淤地坝建设项目;实施南庄仓储冷链基地建设项目;在叶菜种植基地完成150亩小拱棚提质改造项目。二是加强精品钢园区建设。年产200万吨的超细粉生产项目正在施工,年产2000万吨的高速棒材线项目正在施工。三是依托精品钢园区建设,加快物流运输,全面启动公转铁项目征地工作。
5.以基础提升为首要,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好农村发展之路。一是提高站位,统一思想。为迎接党的百岁华诞,我们在六月份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镇党委组织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谈问题、找差距、定举措,形成了人大主席总牵头,班子成员量化分工的工作格局。全镇49个自然村全部实施了党员干部包街、包巷、包户的网格化管理,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二是盘活机制,提高标准。我们按照“两竞标一转运”的运行机制,对四级道路和村组人居环境的承包机制进行了优化,以人居环境整治卫生费用和垃圾转运费用为牵引,突出重点、分段施策,全面推进农村“六乱”集中整治,深化“清拆改种建”五措并举,统筹做好基础设施改善,通道整体面貌提升和督促考核,有力地改善了横桥整体面貌。一是服务协调企业对高义产业路周边2公里的道路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清除更新围挡5000平米,加铺面包砖6000平米,铺设路沿1800米;二是对108国道横桥段、新桥南等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清理,清运建筑垃圾3000余方,拆除22处共计4300余平米的建筑,架设围挡3000平米,粉刷墙面5000平米,全力做好“城市更新”行动包街工作;三是对新北线横桥段进行全面提升。拓宽改造了横桥大街,沿路粉绘文化墙10处共3000平米,新增绿地面积2000平米,栽植各类树木1000余株;提升改造了县道穿村路段、脱贫村进出村口和主街道的整体面貌,新建绿化池8个,硬化边坡3000平米,完成了曲村整村改厕任务。三是建章立制,强化考核。我们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和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街、先进村创建活动,严格“三评两审两公示”流程,严格落实农村自建房“四办法一标准”流程,建立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在镇政府醒目位置张榜公告“五星级文明户”家庭,在便民服务办理上设立“绿色通道”,通过多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起老百姓的参与热情,为环境整治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精神力量。
一年来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累计参加劳动的党员达到3000余人次,出动劳动力达2万余人次,大型机械、车辆上千次,清理垃圾3670方,拆除违建30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3000余处,拆除户外厕所230处。拆除废旧房屋143处,清理乱堆乱放328处,乱贴乱画206处,改造排水设施共计4200余米,改路11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000平米,栽植各类苗木6000余株,清理整治旧院92处,改厕320座。
今年以来,横桥镇遭遇40年来的特大洪水,浍河、汾河分别超警戒水位,出现历史极值。在洪水面前,横桥人民有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党委的有力指导下,万众一心,齐心抗洪,两次撤离群众2000余人,实现了无人员伤亡的目标任务,有力地完成了防汛抢险任务。
横桥镇因洪灾和雨情受灾农作物面积26228.96亩,成灾20341.39亩,绝收13298.07亩,受损农业基础设施15处;因灾受损乡道16公里,其中以坝代路,坝体滑落共8处3公里,水毁道路10公里,两侧土崖滑落断路2公里,村道21公里;因灾房屋共计1032户,经两轮技术鉴定后A级B级479户、C级420户、D级及倒塌133户,其中脱贫户及监测户33户。
镇党委、政府按照受损农田积水加快排涝,农业基础设施抢修恢复,乡村道路先通后畅的要求,统筹“两委”换届工作,明确了各包联片长、包村干部的目标责任,细化了督促考核的工作举措,优化了修缮重建的审批流程,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
截止目前,受损农田积水排涝已全面完成。受损乡道的滑坡路段已全面畅通,以坝代路的文行桥、支社至西王路已进行垫土、路面硬化和护栏安装,其余道路已联系沟通县水利局和交通运输局,编制好修建方案,按照灾后基础设施重建项目清单化的要求,上报县发改局。488户受损户提交修缮重建申请,其中C级户391户,D级(含倒塌)拆除重建修缮户97户全部开工,目前竣工157户。
二、2022年工作计划
1、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一是继续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凝聚强大奋进力量。在横桥村打造“四史教育主题街区”,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四史的热情;指导各党支部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组织党员学习党史;驻会指导各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党性分析,交流学习体会;强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承诺实践,切实把实事办好办实。二是全面深化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对狄庄、原村、西尉、刘家庄、文侯村、横桥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三是扎实开展“五面红旗”示范村创建、深化“五诺五评”专项行动,实现农村“五务四场”功能全覆盖。四是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市委、县委纪律作风整顿为主抓手,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进横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2、全面印刷发行《红色横桥》,继续深入挖掘横桥镇内的红色文献、图片、资料、实物、遗迹、文艺作品、回忆录、口述史等红色资源,充实红色教育基地,做好红色文化传承,提升红色教育影响力,打造宋村、翟家庄、文侯等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乡村文旅线路。依托美丽乡村国债二期项目,推进翟家庄村红色革命基地建设。同步做好西柳泉、宋村、文侯美丽乡村规划,全力争取国债项目奖金。
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扩大国土绿化面积,提升绿化标准,提质叶菜产业。2022年,主要做好文候,郭家庄10000亩的国土绿化,10公里的通道绿化,4公里的村主街道绿化和5个园林村庄建设。加强玉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培育,完善其种植、仓储、冷链物流为一体的综合配套基地,扩大露地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新建和扩建钢架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00余亩。在支北庄,谭家庄分别培育壮大一个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4、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深化基础设施提升。持续对三个脱贫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强力提质农业产业。依托巩固和衔接奖金,购置中药材收储机械,增加集体收入,提质脱贫村产业项目。利用村内闲置宅基地和村周边耕地,建设集展示,晾晒,粗加工的基地。不断改善农村卫生室条件,全面实现“六统一”,持续推进就业创业能力培训。
5、依托美丽乡村项目,实施横桥大街提升改造工程,统一监制商户门头牌,不断提升镇政府驻地整体风貌;实施南马村主街道两侧立面改造工程。发挥企业社会效益,完成西柳泉,宋村等村的余热供暖项目。配合县交通局完成横桥西环线和横桥与万安连接线的道路建设。
6、通过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结合镇政府搬迁,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一座高标准的横桥镇便民服务中心。同时,通过做好网格员的管理工作,做好安全巡查整治工作,对镇域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健全安全巡查制度,确保全镇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7、牢固树立“项目为王”、“为王服务”理念,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服务人才的“好保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新绛县高义精品钢园区建设,做好征地拆迁服务,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22年,完成高义钢铁有限公司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居民房屋征收搬迁安置工作;全面推进安置区单元楼建设,力争年底前交付。完成公转铁项目征地工作。
8、学好用好“四办法一标准”,稳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南庄、支北庄、西柳泉、曲村、宋村、翟家庄等进行村庄规划。完成好三家店至108国道的道路拓宽和修理工作;完成横桥西尉村至成万安东马村连接线拓宽和修理工作;持续做好文行桥两侧排水管网和绿化工作。对各村卫生运行机制进行督导落实;彻底整治人居环境卫生,提升村容村貌。
9、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工作。配合县水利局做好汾河、浍河河坝修复治理,完成灾后镇域内四处以坝代路,横谭线乡道等乡村道路恢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