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5-04-17 15:37 来源: 新绛县古交镇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古交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工作回顾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以日夜兼程的紧迫和担当、以披荆斩棘的决心和勇气、以风雨无阻的毅力和韧劲,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一)坚持抓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取得新提升。政治建设常抓不懈。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依法行政有效强化。坚持法治思维不动摇,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建议。廉政建设驰而不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突出整治庸懒散软,全面构建廉政风险防范防线,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
(二)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持续发挥农业生产优势。组织开展全区域、无死角实施小麦飞防作业,促进全域农作物增产增收。投资24万元修建翠岭耕地浇水渠,确保所有耕地应浇尽浇、不误农时。组建20个“三夏”巡逻队处置突发情况,夏收夏种工作稳步推进。协调各类农机具,安全完成全镇4.7万余亩小麦收割,确保颗粒归仓,同时投资180万元实施王村粮食烘干项目,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稳步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完成1500亩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任务、470亩净种大豆任务以及350亩油料作物种植任务。
(三)坚持民生第一目标,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大力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累计申报交通补贴146人,补贴7.88万元,申报享受“雨露计划”55人,补贴16.5万元,申报小额信贷24人,总贷款额达120万元。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办好民生实事,投资400万元实施古交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现已开工建设,工程完工后可新增高标准床位23张,新增低保户13户41人,走访调查困难户84户、事实无人抚养孤儿11名、困难残疾人60余户并发放慰问品;发放临时救助5.3万元,救助329名困难群众;完成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建档立卡800余人。
(四)坚持改善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以“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新绛”为目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按照分组、分片、分类有序推进的原则,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各村全面铺开,做到重点线路和原有分片包村统筹协调、齐抓共管。通过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营造了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615吨,清理村内河渠沟塘垃圾和淤泥数量42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8吨,清理拆除“六乱”建筑3处,整治残垣断壁2处,增加绿化3500平方米。实施前刘、永丰庄村两座公共卫生间工程建设及丁村整村推进卫生户厕改造,同时投资16万元在南李村、南苏村修建两处污水处理池,让群众生活更加便利。依托“美丽乡村”国债项目,完成永丰庄、北古交、辛堡、前刘四村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投资58万元开展三林镇村巷内道路提升工程,投资300万元开展周流村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打造美丽乡村古交样板。投资40万元新建前刘村全民健身广场,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五)坚持壮大集体经济,有力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监督完善永丰庄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延续性利益,实现分红收益10.6万元。实施中苏村农机服务中心项目,为村集体创收3万元。累计化解遗留债务4.2万余元,1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达286万元。积极申报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三林镇村总投资60万元开展农机购置项目,预计可为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龙泉村购置托管土地农机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30万元,预计可为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
各位代表:奋斗凝聚艰辛,成绩来之不易。古交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全面发展进步,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镇广大干群的团结奋斗,得益于历届政府接续努力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所有为古交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越是形势向好,我们就越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发展环境还不够优,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强化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整改。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五区五城”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民生福祉、作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奋力实现古交高质量发展目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绛篇章贡献古交力量。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突出“六个聚焦”。
聚焦特优发展,做强现代农业。以新绛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围绕设施蔬菜规模优势,提品质、创品牌,持续做大做强设施蔬菜产业。同时,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探索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围绕农业产业优势,配合开展古交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有效机制,以“三社融合”方式,在河坝沿线各村试点推行土地托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受益、集体增收。
聚焦粮食安全,牢守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推行“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切实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好耕地保护红线。动真碰硬抓好卫片执法整改,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自然资源所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对各类违法占地建筑应拆尽拆。严厉各类打击违法违规采矿行为,特别是毁地采砂、占地存砂等,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聚焦巩固衔接,守护脱贫成果。紧盯“三类户”,抓好日常排查、重点排查和集中排查,落实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落实好“雨露计划”“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持续排查整治自建房隐患。用好用足各类衔接补助资金,确保早收益、早见效。清查摸底扶贫项目资产,扎实做好项目后续管理,确保国家投入形成资产不闲置、不流失、可持续。
聚焦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重点解决国道、省道、县道、河坝等交通沿线环境“脏乱差”问题。按照“实用、管用、好用”原则,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完成道路改造、雨污分流、道路照明等村庄基础设施提升,建好管好“四好农村路”。健全完善群众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日常保洁和垃圾转运体系,做到日清日洁,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美丽庭院”“卫生文明家庭”等评选,在全镇形成“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聚焦民生改善,健全保障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保障、孤儿养育保障等政策,保障各类特殊人群基本生活。为全镇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完成古交中心敬老院建设项目,提升各村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水平,完善村级卫生室硬件设施。树牢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责任制,针对危化品、道路交通、经营性自建房、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聚焦乡村治理,夯实发展基础。以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为牵引,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强管好用活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提前谋划村“两委”换届工作,全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常态化开展矛盾风险排查化解,依托“有事好商量”平台与“三级矛调中心”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度重视非法宗教、邪教渗透蔓延问题,加大排查打击力度。特别是要紧盯重要节点,做好重复信访治理、积案攻坚化解等工作,坚决防止进京上访、缠访闹访等事件发生。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及全体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绛篇章贡献古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