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镇古交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书写和美乡村新篇
发布日期:2025-03-07 11:34 来源: 新绛县古交镇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近年来,新绛县古交镇古交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搭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建设和美乡村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党建领方向,掌好治理风向舵。党建引领是有效推进基层治理的政治保障。古交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团结发动网格员、无职党员等力量参与到乡村网格化治理中,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一是组建网格队伍。推荐5名熟悉村情况、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网格员,做好基础信息采集、政策宣传、隐患排查、矛盾调处等工作。二是发挥党员作用。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置党员责任区,同时组建党员服务队,推动党员全面参与网格各项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古交村把夯实政治理论基础作为基层治理的第一站,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村民代表大会”等重要活动和会议强化党员群众的政治理论素养。
以自治夯基础,凝聚治理新动力。基层治理的根基在人民,要创造新方法,开辟新渠道,畅通村民交流沟通途径,切实保障村民利益诉求。古交村严格落实村民代表大会和“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讨论决议重大事项,收集党群意见建议;设置村务公开栏,及时公开村重大事项、财务状况、政策执行和人事任免等信息,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推广运用“数字乡村”积分制,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争做宣传员”的基层自治浓厚氛围。
以法治强保障,提升治理新效能。基层法治是保障司法公平公正、增强群众幸福感、维护基层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古交村设立法治图书馆和法治调解室,用于基层法治宣传和日常矛盾纠纷调处;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安排法律专业专员、网格员和党员干部作为调解员解决民事纠纷。通过日益完善的基层法治设施设备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法治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为建设平安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德治促教化,树立治理新风尚。基层治理不仅要有光鲜靓丽的“面子”,还需要崇德向善的“里子”。古交村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用“德治”打通基层治理“经络”。倡导成立“红白理事会”,宣传新文明乡风建设精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每年进行“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呼吁和引导村民主动投身乡风文明建设、争做乡村道德模范;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入户走访、村民提议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让村民共同制“约”,自觉守“约”,搭起共建“连心桥”,形成共治“共融圈”,绘好共享“同心圆”。
党建引领下,古交村积极推动治理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促,将“三治融合”工作辐射到乡村治理的各个角落,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接下来,古交村将继续探索优化“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用心答好乡村振兴“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