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县情简介
发布日期:2025-02-20 11:44 来源: 新绛县政府办,新绛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新绛,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总面积597.18平方公里,耕地51.07万亩。辖9镇151个行政村、12个社区,常住人口27.4万人。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公元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史称新绛。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迁到现址,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辛亥革命后废州立县,取咸与维新之意,改称新绛。战国思想家荀子、唐代诗人王之涣、清代《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皆出于此。自古以来就是商贸名阜,素有“七十二行城”之美誉。全县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724处,其中国保16处。新绛拥有传统民间工艺品25大类1800余种,包括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绛州剔犀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绛州澄泥砚入选全国首批轻工业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地处运城和临汾中间,汾河穿城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有“水旱码头”的称号,自古以来就是商贸名阜,传统手工业发达,素有“南绛北代,忻州不赖”的美誉,号称“七十二行城”。大西高铁、大运高速、232省道纵穿南北,京昆高速、侯月铁路、108国道横贯东西,2小时内可到达太原、西安两个省会城市,1小时内可到达运城、临汾两个机场。
特色农业优势明显。“粮菜果畜药”五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粮食播种面积67万亩,年粮食总产量2.47亿公斤,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山西省首批小麦制种基地县。蔬菜种植总面积15万亩,年产值22.5亿元,是全省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油桃种植总面积达7万亩,产值7亿元,是华北地区最大优质油桃生产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6.7万亩,年产量820万公斤,是全国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的道地远志生产基地。
新型工业量质齐升。全县共有规上工业企业58家,拥有480万吨钢材、450万吨焦炭、600万吨水泥等主导产业集群,其中高义钢铁、中信金石、至信宝能、天地和4家企业入榜2023山西民营企业100强。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省首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规模体量位列全省县管开发区第13位。
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古城内绛州署、龙兴寺、隋代花园等古建彩塑,可以“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是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试点县(文旅赋能型)之一,特别是福胜寺随着《黑神话·悟空》火爆出圈,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连续举办“绛州古城中国年”等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大型纪录片《文脉春秋·新绛篇》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历史文化名城知名度持续提升。我县被评为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运城市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