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本站地图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人大建议结果公开

对新绛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59号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12-18 15:53    来源: 新绛县政府办,新绛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本页

信息索引号 YC04100/2023-01190 发布时间 2023-12-18
发布机构 新绛县人民政府,新绛县政府办 文号
主题词 综合政务 体裁 新其他

皮子龙、闫峰亭、杨丁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非遗进校园”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们对新绛教育的关心与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十余年来,我县积极探索优秀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模式,组建优秀师资团队,挖掘区域非遗资源,创新非遗文化实践活动,三举措做好校园非遗传承工作。

  一、挖掘地方非遗资源,加强非遗文化课程建设

  1.绛州鼓乐、书法作为我县地方非遗课程,各学校坚持“全员学习、分层要求、点面结合、有所侧重”的原则,既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教学,又面向特长学生进行系统的技能技法训练。全县中小学每周一节书法课;鼓乐基地校每周一节鼓乐课。

  2.校本非遗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各学校立足校园实际,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本校校本非遗课程,并编写和制作校本非遗教材和教学案例,通过安排一定的课时用于非遗教学,确保课程走深走实。各学校现已开展的非遗课程有:澄泥砚、戏剧、木版年画、面塑、剪纸、皮影、扎染、烫烙画等。

  二、组建优秀师资团队

  向外聘请优秀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艺术表演团体等社会师资进驻校园,对内通过传帮带、师徒结对等形式培养本校非遗技能教师。通过内外兼修,进一步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扎根。目前,我县已组成规模为40人的优秀非遗传承团队,有效充实了校园非遗传承队伍力量。  

  三、创新非遗实践活动,打造绛州特色非遗校园

  1.结合少年儿童喜好,在引进非遗项目的基础上,融入创新思维,让非遗传承教育在各校园内“活”起来。如西街实验小学绛州鼓乐创新曲目“戏鼓”,在专业教师的精心编排下,系统融入了鼓乐、戏曲、舞蹈等多种元素,学生们在非遗传承老师的指导下多角度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原有非遗传承教育中注入了创新基因。同时,组织开展校园艺术节非遗展示和非遗观摩等活动,有效打破非遗教育校际屏障,并进一步检验各校非遗教育质量,督促各校进一步创新非遗实践活动。

  2.在校园文化创建工作中,各学校将本校、本地传统文化特色融入到学校建设各个方面,已打造了以鼓乐、澄泥砚、木版年画、剪纸、面塑、石雕、皮影等为主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其中,我县西街实验小学和新城实验小学两所学校被教育部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职业教育中心(绛州鼓乐、绛州剔犀、绛州澄泥砚)、东街逸夫学校(面塑)、西街实验小学(绛州鼓乐)、泽掌学校(绛州鼓乐)、泉掌学校(皮影)被评为“新绛县绛州民间文化特色校”。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引导广大青少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非遗在校园内的宣传传播,在青少年学生中营造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新绛县教育局

  202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