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新绛>自然地理

地理环境

发布日期:2021-05-24 08:32    来源: 新绛县政府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本页

地貌

县境北部为吕梁山区,南部为峨眉岭丘陵区,中部为汾河高低阶地构成的冲、湖积平原区。总的地形是南北两侧高,中间低,东部高,西部低。全县一般海拔为400~600米,最高处为县西北的姑射山峰,海拔1438.4米。最低处为万安乡的赵村渡,海拔为381.9米。根据地质构造、地貌特点,岩性及成因类型,全境可分为四大地貌单元。

吕梁山基岩中低山区 分布于县境北部的武家坡、马首山、胡桑庄、老凹沟一带。面积45平方公里,出露岩性由南到北依次为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元古界石英砂岩,寒武系、奥陶系灰炭,石炭系砂页岩。海拔600~1438.3米,山势陡峻,“V”型沟谷纵横,裂隙溶洞特别发育,出露较多的小泉水。

吕梁山在本县境内为东北一西南走向。东起乡宁、襄汾、新绛三县共界的华灵庙,西至稷山、乡宁、新绛三县共界的三界庄,呈一弓形。东端姑射山为境内最高峰,海拔1438.4米,峰峦起伏,山势雄伟,“姑射晴岚”自古为本县十景之一。传说所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即在此。西端马首山,海拔1351.6米。因形似马首而得名。《直隶绛州志》谓,春秋时“赵盾田于首山”即此。吕梁山南坡陡峭,土层浅薄,植被稀疏。山间谷地与北坡植被茂密,覆盖率一般在80%以上。

峨眉岭黄土丘陵区 峨眉岭黄土丘陵分布于南部刘峪岭、卧龙庄一带,面积50平方公里。地层由第四纪中更新统洪、冲积黄、红色亚粘土、亚沙土及上更新统风积黄色亚粘土组成。冈峦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南北“U”形谷特别发育,地形呈梁状,黄土喀斯特、黄土柱、滑坡到处可见。峨眉岭在境内为东西走向,东接侯马市境内紫金山,西连稷山县境内稷王山,一般海拔600~700米,最高海拔768.3米。

九原山丘陵区 分布于古堆、清风庄一带,面积约17平方公里,岩性为寒武系、奥陶系白云质灰岩。九原山以有9个峰头而得名,宽1~3公里,长5公里。主峰蚂蚱岭海拔591.9米,被覆厚层黄土,土质中含有一定料姜石,顶部3~5米下埋有10~15米厚的石灰岩层。山西部古堆旁有泉水流出,为本县最大泉流。

吕梁山前倾斜平原区 分布于西南董、南范村、乔沟头一带,面积50平方公里,海拔480~650米,地形由北向南倾斜,东西方向呈波浪起伏,表面为第四系全新统洪坡积卵砾石、亚粘土覆盖,冲沟由扇顶到扇边缘呈放射状分布,沟底布满卵石。

吕梁山前洪冲积平原区 分布于泉掌、北张、泽掌一带。面积70平方公里,海拔450~480米,地形由北向南下斜,地表为第四系洪积黄红色亚粘土覆盖。

汾浍阶地区 汾浍阶地广泛分布于汾浍河南北。一级阶地区分布于樊村、南关、木赞一带。面积约9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385~400米。高出汾河3~10米。地势开阔平坦,汾河贯穿其中。二级地区分布于南刘、龙香、南梁、赵村、符村、韩家庄、中村北一带。汾北二级阶地海拔高程390~410米,高出汾河8~18米,阶面平坦,成带状残存。汾南二级阶地海拔高程390~420米,高出汾河8~28米,阶面由南向北下斜。三级阶地区分布于汾北的永丰庄、周庄、乐利庄一带及汾南的万安、阳王、支北庄、谭家庄子一带,汾北三级阶地面积138平方公里,海拔高程400~450米,高出汾河l8~48米。汾南三级阶地(即南塬)约13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400~550米,高出汾河18~168米,阶面西半部地势开阔平坦,由南向北下斜。东半部南北向冲沟深而长,一直发育到峨嵋岭。

地裂缝

在新绛县汾南,沿着峨眉岭前的黄土地带,从东到西横贯一条地裂缝。全长约30公里。涉及柳泉、横桥、支北庄、万安、阳王等5个乡镇的19个村庄。

据初步调查,这条地裂缝东起侯马市的上马一带,由县境东南的柳泉乡中村南入境,经东柳泉、西柳泉、谭家庄子、谭家庄进入横桥乡的宋温庄子、刘家庄、宋温庄、郭家庄、文侯、行云庄,再延伸到支北庄的曲村新村、北兰庄、曲村、堡里,进入万安乡的柏壁、梁家庄、杜庄、天地庙、石家庄,到达稷山县境内的段壁一带,再向西发展,穿稷山县境直奔万荣县通化。

在柳泉乡谭家庄村南有一条地裂缝沿峨嵋岭向南延伸到闻喜县的西村西北。此处发现一个直径约10米,深约6米的凹坑,村民称作“龙眼”。

在万安乡的石家庄向南至阳王镇的辛安村,有一条地裂缝,宽约3~15米,当地人称“龙海口”。

在文侯村西沟楞上与刘峪岭北部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支裂缝。地面早已填平,但是一遇雷雨闪电又开裂缝,当地农民称作“雷雨龙海缝”。

地裂缝进入稷山县段壁一带,群众称为“龙嘴”。

由于年深日久,或种地填沟,或修路取土,或洪水冲刷,自然沉积,地裂缝早已改变了原始的面貌而显示出断断续续、时明时暗的状态。

据旧志载: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六月,大水,辛安一带地裂缝突然大开,水从裂缝中流下,有田禾与人畜被冲入地裂缝,又从下段地裂中流出者。

柳泉乡中村南村民1972年打井时正好打在地裂缝上,漏水不止,无奈另选新址。

红叶泉从曲村西沟流出,到柏壁地界水流不见。传言柏壁人不接水敬神,因而水不济柏壁。实际上是从地裂缝中流走。

一般地裂缝上平田整地后,仍低于周围地坪。早年,缝线上的庄稼比别处长势茂盛。夏秋暴雨前后,沿地裂缝村民常能伏地听到缝底有流水响声。

宋温庄子村南,地裂缝西端30多米深的大沟里,可见高6米、宽3米的出水洞。

柏壁一带有6条地裂缝,其中一条裂缝宽1~1.5米,长约600米,深不见底。西柳泉村南有一条地裂缝宽30~40厘米,长1000米,其深难测。

地裂缝何时形成,无史籍可考。据1985年山西地震局调查,系1400年前的一次8级地震留下的遗迹。

地质

地层 本县位于山西台地的南部,出露地层具有中朝陆台的特征,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等几种类型。

太古界太古界地层为境内最古老变质岩系,出露于县境北部吕梁山区沐浴沟一带及南部杨家院北沟等地。出露厚度200~1000米。岩性为花岗片麻岩及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矿物成分为肉红色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等。角闪斜长片麻岩,矿物成分以黑绿色角闪石和浅灰色斜长石为主,局部有磷矿石。因被第四纪黄土覆盖未见底。

元古界元古界震旦系,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前震旦系片麻岩之上,分布于吕梁山区,厚度14米,岩性为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

古生界寒武系以平行不整合覆于元古界震旦系地层之上,分布于吕梁山区,厚度470米,为海相页岩、灰岩。奥陶系以平行不整合覆于寒武系地层之上,出露在九原山和吕梁山区。厚度为430米左右,为海相沉积自云岩和灰岩。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为山西式铁矿及铁质砂岩、铝土页岩、黑灰色页岩及灰白色砂岩,以平行不整合覆于奥陶系灰岩之上。出露于县境吕梁山区与乡宁县交界处,厚度约20米。

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地层,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太古界花岗片麻岩之上。下部为砾岩、砂岩,厚度为80米。上部为紫红色三趾马红土,含钙质结核,厚度22米,出露于杨家院北沟、文侯东沟一带。

第四系地层在境内沉积巨厚,因位置和沉积环境不同,岩性和厚度各异。下更新统地层在本县境内没有出露,均为后期地层所覆盖。据钻孔揭露,沉积厚度和岩性变化较大,一般在50~188米。中更新统地层在峨眉岭、三级阶地冲沟壁及阶地陡坎处均有出露,呈条带状分布,以平行不整合覆于下更新统地层之上,上部被上更新统地层覆盖,在洪积扇地区岩性为卵砾石、粘土、粘土加砾石互层。成因类型为洪、坡积。在汾河三级阶地区岩性为亚沙土、亚粘土、沙互层,成因类型为洪、冲积。在峨眉岭岩性为红、黄色亚粘土,含钙质结核夹数层古土壤,为洪、冲积。厚度一般为46~19l米。上更新统地层分布广泛,暴露于地表,厚度20~46米。在吕梁山前洪积扇区岩性为卵石、卵石粘土层。在汾河三级阶地区,岩性为黄色亚粘土、亚沙土,在峨眉岭地区。岩性为黄色亚沙土。全新统地层分布于吕梁山前洪积扇区,汾浍河一、二级阶地区及大冲沟的底部,以平行不整合覆于上更新统地层之上,在洪积扇区岩性为洪、坡积卵砾石、碎石、粘土加卵石层,厚度14~25米。在各大冲沟为洪冲积卵石亚沙土、亚粘土互层。在汾浍河一、二级阶地区为冲积洪积沙、沙砾石、亚沙土互层,厚度30米左右。

构造 县境北部有吕梁山单斜和九原山地垒构造,南部有稷王山背斜,中部有汾河地堑。境内断裂构造较多,多系高角度走向正断层,为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产物。主要有吕梁山前正断层和紫金山—稷王山(峨眉岭)前正断层。还有九原山东、西、南、北正断层。吕梁山前正断层在新绛县走向为北东东向。紫金山一稷王山前正断层东起紫金山北麓,沿峨眉岭北缘,经新绛、稷山直至河津,走向为北东70°左右,上述南北两大断裂,形成了东西向汾河地堑。汾河东西向横贯中部,从而构成汾河两岸南北对称的阶地地形。

水文

汾河 属过境河流。自县境东北南梁村入境,流经店头、柳泉、城关、横桥、古交、万安等6乡(镇)39村,至县西周流村出境。境内长22.5公里,河床宽200米左右。多年平均流量48.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达15.4亿立方米。1958年洪峰流量2450立方米/秒,洪峰高程405.66米。70年代后,由于受上游水利工程控制和干旱影响,每年春末夏初枯水期常出现断流,1983年断流3次达50天,为历史罕见。汾河冰冻期一般始于12月上旬,次年2月解冻,冰厚约0.2米。汾河曾有过悠久的航运历史,对古绛州的繁荣有过重要影响。据史载,远在鲁僖公十三年(公元647年)曾有著名的自雍至绛的“泛舟之役”。清末民初为汾河航运的鼎盛时期,使绛州成为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30年代后航运衰微。汾河曾水源充足,对新绛的农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先后在汾河两岸建起了45个机电灌站,可灌农田6万余亩。

浍河 属过境河流。于县境南中村北入境,西北流至县城西三林镇东汇入汾河。境内长11.5公里。河床宽20~40米,年径流量0.83亿立方米,积水面积0.345平方公里,最大流量1710立方米/秒,最高洪峰为396.9米(1958年),1959年上游浍河水库落成后,常年断流,现仅起汛期泄洪作用。

鼓水(泉水) 又名鼓堆泉,为本县最大的涌水泉,发源于九原山下。据旧志记载,因“泉北突有二山,高圆如鼓,则泉以形似而名”,泉群由龙王泉、琵琶泉等29个泉组成,流经27村,长22公里。50年代实测流量为1.2立方米/秒,70年代因上游钻深井取水,流量下降为0.715立方米/秒,年清水总量为2255万立方米。近年泉水流量仍呈下降趋势。鼓水又称“天河”、“神泓”。泉旁鼓堆山丘上元代曾建有“圣母寺”和“神泓阁”。“石鼓神泓”,自古为绛州十景之一,吸引着各地游人。据《直隶绛州志》记载,唐高祖李渊进攻临汾郡时,曾驻泉旁鼓堆山上。宋司马光亦曾偕州官游于泉旁祠下,并写了《鼓堆泉记》,赞美鼓堆泉“水极清洁,洞鉴毛发,盛寒不冰,大旱不耗,淫雨不溢。”鼓水灌田历史悠久,隋开皇十二年,临汾县令梁轨“凿山源,开鼓堆十二渠”,(《直隶绛州志》)。解放前可灌田近万亩。解放后,经过挖泉疏渠,特别是建成了三泉水库及附属的5座水库,灌溉农田达54000亩。鼓水属低温地下水,泉口水温达23℃,水质为硫酸—重碳酸钙钠型水,矿化度小于0.3克/升。泉水除灌溉外,水库还用来养鱼。已有鲤鱼、鲫鱼等10多种鱼在此安家落户。

红叶泉 位于峨眉岭最南端丛岭中,地处横桥乡史家庄红叶沟,红叶沟属西康沟系,为西康沟的支沟,旧名溢水河。由史家庄村南通向支北庄村东,北经史家崖,过堡里、曲村之间,到柏壁村南汇入西康沟。红叶沟地处峨眉深峪,树木杂生,每至深秋,金风飒飒,红叶满坡,故名红叶沟,泉起红叶沟,故名红叶泉。红叶泉为红叶泉水库的水源,泉流量为36公升/秒。新绛县志(1929年版)载:“支社、东王与支北庄之间有红叶沟,其南端尽处直抵史家庄界,有泉自沟底涌出,沼沟而北,是溢水河发源处。沟狭林深,人迹罕至,猛兽时有,土地尽荒”。

抗旱泉 源于泉掌村东南约一公里处,娘娘庙前。庙前原有涌泉,新绛县志(1929年版)载:“泉掌镇东有沟,沟左一泉名大渠,沟右一泉名小渠”,1958年,政府发动群众深挖掘泉,泉流大增,因当时正值抗旱阶段,故命名为抗旱泉。现抗旱泉源即大渠所在,可灌田485亩,流量一般为30公升/秒。

一口泉 泉自泽掌镇黄土坡属吕梁山小峪石层中渗出。泉位在黄土坡进峪后约行五华里的清濂洞近,泉势孱弱,但水质良好,可直接供作清凉饮料。据传文中子读书于清濂洞时,即饮此水。一口泉之所以命名,因泉涌势弱,喝一口流一口,故名一口泉。

水龙泉 位于北张镇沐浴沟村北,马首山南麓。据传晋文公逃亡途中,曾于此沐浴。村北山峁建有水龙庙,泉及于峁后流出,泉名水龙,供村人饮用,余水灌田。

南山泉 源于原柳泉乡(现并入横桥乡)中村南峨眉岭丛沟,泉势甚小,有泉头二穴。柳泉古称山水之乡,被誉为“泉水潺潺,柳荫行行”。泉指南山泉,柳在浍河岸。

东沟泉 位于横桥乡文侯村正东崖下,因属东沟,故名东沟泉。东沟泉为一满水井,屡舀屡满,久久不竭,村人饮水洗用均取自此泉。迄今泉井仍涌满。

此外,本县南岭、北山一带尚有30多处小泉,天旱干涸,天涝旺流,自生自灭。

植被

土石山植被区 分布于北部吕梁山基岩中低山区武家坡、马首山、胡桑庄、老凹沟一带。面积45平方公里,海拔600—1438.3米。南坡植被稀疏,覆盖度10%左右,以草灌为主,蒿类、白草、狗尾草较多。山间谷地与北坡植被茂密,覆盖度一般在80%以上,除以上草类外还有胡枝子、黄刺梅、柴胡等各种中药材。人工林以侧柏、油松、刺槐、山桃、山杏为主。

黄土丘陵植被区 峨嵋岭黄土丘陵分布于南部,植被覆盖较差,天然植被以草类为主,夹杂少量酸枣、荆条、黄刺梅灌丛;草类中羊胡子草、狗尾草较多;人工林有刺槐、山桃、山杏、花椒、元宝枫、柿子幼林。

九原山丘陵区 被覆厚层黄土,大部分开垦为农田,天然植被已很少,以草类和少量柿树为主。

平原植被区 分布于县北中部各乡镇平川区域,本区农业耕作利用率较高,多为耕地。天然植被稀少,大多散生于田间、地埂、路边,主要有拉拉蔓、狗尾草、臭蒿、曼陀罗、芦苇等。人工经济林有苹果、桃、枣、葡萄、梨、杏、核桃等。路旁、水旁、村旁、宅旁有杨、柳、榆、槐、椿、桐、女贞、紫藤、雪松、桧柏和冬青、月季、牡丹、菊花、美人焦、鸡冠花等观赏性树木花草。

沼泽植被区 分布于汾河、浍河河漫滩,植被有芦苇、荻草、水生茛、盐蒿、盐蓬等。

气候

春季 本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回暖迅速,气温多变,雨水不多,风大。白昼加长,太阳辐射强度增大。平均气温在10—21℃之间,是冬、夏季环流相互转变、替代的过渡时期。月平均最高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居四季之首位。本季土壤干松,尘粒易被大风卷起,大风出现时,多有扬沙、浮沉等天气,偶有沙尘暴袭来。春季降水少,气温上升快,风多春旱,谚云:“春雨贵如油”。

夏季 气温高,降水充足,雨热共生。湿度大,蒸发快,风速小,人的体温难以散发,易产生闷热的感觉。平均气温高于20℃,极端最高气温有时在40℃以上,极端地面最高温度有时可达70.9℃。热带海洋气团水汽含量丰富,被抬升后易凝结,形成降水,夏季是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最多的季节。

秋季 北方冷气团不时爆发南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逐渐减弱,加之日照缩短,强度减退,温度由暖向寒转变,风速微弱,多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秋温低于春温,平均气温在9℃~21℃之间。秋季降水量高于春季,其中9月下旬最为集中,到10月上旬降水量逐渐减少,个别年份会出现连阴雨天气。一般情况下下一场秋雨气温就会相对下降几度,谚云:“一场秋雨一场寒”。

冬季 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晴天居多,当出现回流天气时,才容易形成降雪。由于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地面积雪一般为6~18天。太阳辐射量是一年最少期,为484.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54′,大于本县以北地区。12月下旬到翌年1月下旬为最冷时期,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清晨。